你有過在公共圖書館借書逾期不還或者遺失圖書的情況嗎?在過去,也許你認為一本書才多少錢,丟了就丟了唄。這種情況從明年起將發生變化,如果再有讀者“欠書不還”時,圖書館將嚴肅地亮出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》告知你,朋友你違法了!
11月4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》(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),其中明確規定,損壞公共圖書館的文獻信息、設施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時限歸還所借文獻信息,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,依法承擔民事責任。公共圖書館法將於2019年01月26日起施行。
公共圖書館法施行後將有哪些新變化?筆者谘詢了長沙圖書館館長王自洋。
變化1
“借書不還”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
圖書館收取滯納金、賠償金將有法可依
長沙圖書館每年發生多少借書不還的情況呢?根據對2016年長圖外借圖書的統計,至今逾期1年未歸還的圖書占到了2016年圖書總外借量的千分之四,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比例會逐步降低。王自洋說:“圖書逾期越長,對其他讀者的影響會更大,讀者長時間不能借到自己想看的書,實際就是影響了其他讀者的閱讀權利,同時造成了圖書館資源的浪費,讀者在享受公共閱讀權利的同時,應當按照公共圖書館法,遵守圖書館規章製度,及時歸還圖書,共同營造一個平等共享閱讀的環境。”
將要施行的公共圖書館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:損壞公共圖書館的文獻信息、設施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時限歸還所借文獻信息,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,依法承擔民事責任。
王自洋表示:“過去對於逾期不還和遺失圖書等情況開出的滯納金、賠償金是以圖書館管理製度的形式出現的,以後這些滯納金、賠償金將有法可依。”
王自洋介紹,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所借圖書逾期的朋友們也不要太過緊張,隻要最終將圖書歸還給圖書館,這筆賬還是可以算一算的:長圖借書逾期產生的滯納金為 0.1元/天/冊,但無論逾期多久,每冊圖書滯納金按2元封頂。
變化2
圖書館不幹事,讀者可告其“違法”
應當向公眾提供公益性講座、培訓、展覽等服務
11月11日至12日,一場“少兒閱讀引導訓練營”在長沙圖書館舉行。來自全市的三百多名家長、少兒閱讀推廣人、在校大學生在這裏接受為期兩天的培訓,湖南省文聯副主席、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湯素蘭、親子溝通師魏瑪麗等資深閱讀推廣人就“如何幫助孩子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力量”、“如何利用兒童文學作品開展情商教育”、“你真會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嗎”等話題對其進行專題培訓。
王自洋介紹,該活動是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,為市民提供服務的一個縮影。而這種活動長沙圖書館總分館今年以來已舉辦了2800餘場,每周的講座活動在10場以上,其中有關少兒的活動就舉辦了400餘場。
王自洋說,公共圖書館法既立足長遠為全民公共閱讀提供法律保障,又以法的力量來夯實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公共圖書館法的施行除了保障公共圖書館的設施、經費、人員等,還明確規定,公共圖書館是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,收集、整理、保存文獻信息並提供相關服務,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機構,應當將推動、引導、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。公共圖書館應當向公眾提供公益性講座、閱讀推廣、培訓、展覽等服務。“這時候,如果我們不幹事,讀者就可以告我們了。”王自洋說。
王自洋認為,“法律不僅是公共圖書館行為的指引,也是行為的規範。公共圖書館法的施行對公共圖書館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,將會督促我們為公眾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和更優質的服務,成為奉法的表率。”她說,公共圖書館是公民實現“自我教育”的終身學校,做好各種服務,就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變化3
人口數量、交通
決定公共圖書館分布
長沙將打造“10分鍾”圖書館服務圈
過去對於新建公共圖書館基本上是按省級、市級、區縣級的行政區劃來規劃建設。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施行這也將發生變化。
比如,公共圖書館法第十三條規定:國家建立覆蓋城鄉、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堅持政府主導,鼓勵社會參與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人口數量、人口分布、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因素,因地製宜確定公共圖書館的數量、規模、結構和分布,加強固定館舍和流動服務設施、自助服務設施建設。
王自洋介紹,未來新建公共圖書館將主要按照人口分布、數量、交通來規劃設立。比如人口20萬的地區可建立一座中型圖書館,3萬-20萬的地區可建小型圖書館。
她表示,下一步,長沙將加大總分館建設力度,著力推廣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,鄉鎮(街道)綜合文化站、村(社區)圖書室等為分館或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製。在長沙圖書館現有105家總分館、86個流動服務點的基礎上,完善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,建設更多的流動服務和自助服務設施,開展更多更切合群眾需求的閱讀推廣活動。
目前,長沙圖書館已有自助圖書館17家,每家自助圖書館平均每月外借圖書2100餘冊次。年底自助圖書館還將突破20家, 打造“10分鍾”圖書館服務圈的設想將不再隻是“情懷”,而是不遠的“將來”。